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8號十七區17號樓 貝能達大廈
生產地址: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十四街9號 貝能達科技園
2022年6月24日,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召開“鄭州軌道交通BIM全生命周期管理示范工程”啟動會,進一步推動示范工程的順利實施,落實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示范工程相關部署要求。鄭州地鐵集團黨委副書記張軍出席并致辭,協會智慧城軌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(智慧辦)主任仲建華講話。標志著示范工程正式啟動。會議由鄭州地鐵集團副總經理李亞軍主持。
鄭州軌道交通BIM全生命周期管理示范工程由鄭州地鐵集團牽頭,聯合軌道產業鏈相關企業申報,于2021年7月正式批復為協會示范工程(中城軌[2021]40號)。依托鄭州市軌道交通10號線一期工程開展研究應用,一是要創建全線路、全專業、全要素和全范圍基礎設施BIM模型;二是圍繞項目管理行為和運維管理行為兩個中心,充分利用BIM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,與既有業務模式結合,創新管理模式,形成信息高度集中,管理高效透明的新型管理系統;三是搭建基于BIM的設計集成管理平臺、施工集成管理平臺、基礎設施運維管理平臺和全過程信息集成與共享服務平臺,打通工程在設計、建設、運維各階段的信息孤島;四是建設BIM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的標準與規范體系;五是要形成可復制和可借鑒的BIM全過程管理解決方案并進行推廣。
張軍在致辭表示,鄭州地鐵作為牽頭單位,將按協會示范工程工作要求,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計劃的任務目標要求,扎實落實相關部署要求,確保如期完成。
仲建華講話指出,鄭州地鐵集團深入研究基于BIM技術的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管理,前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,有著近6年的積累和沉淀,取得了顯著的成績。這是國內首個應用BIM技術進行軌道交通全生態體系建設的項目,全過程、全流程、全參與方,攻克軌道交通數字孿生技術、計算機識別理解BIM模型技術、自主可控的模型詳細信息程度動態加載技術、基于模型實體的BIM集成技術等。他強調,一要做好創新示范。以發展需求為引領,從完善自身建設、運營角度出發,聚焦重點,提高關鍵核心技術能力,注重創新性、先進性、行業引領性和示范性,并推動以技術內核實現軌道交通降本增效。積極探索和推進BIM+GIS、5G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和建筑機器人等新技術在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應用。二要進行融合示范。要堅持系統觀念、科學設計,深入研究智慧化建設的戰略布局和實施路徑,融合軌道交通和新技術應用,合理細化分解示范實施內容,實現服務水平、綜合效率和質量安全的整體提升。三要形成標準示范。要著力研究BIM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標準與規范體系,系統總結實踐經驗,發揮典型示范作用,以點帶面、點面結合,逐步形成行業標準,更好指導全行業發展。
示范工程啟動儀式
會議邀請了來自北京、廣州等地的5名專家組成專家組,對示范工程開題報告進行評審。專家組肯定了示范工程項目組所做的大量工作,認為示范工程是踐行鄭州地鐵“智慧城軌6+2”發展戰略,建設智慧城軌標準體系的重大深化研究實踐。示范工程重點完成“一套系統、一個體系、一種模式”的建設。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BIM全生命周期管理,提供了一套可推廣、可復制的系統解決方案。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提出的開題報告,實施目標明確,功能定位合理,內容全面,技術路線清晰,研究應用基礎良好,組織形式及保障措施可行,預期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可期,可作為下一步工作開展的依據。
會議最后,鄭州地鐵集團副總工程師劉宏泰代表示范工程承擔單位進行表態。他表示,作為牽頭單位要組織好各參建單位推進BIM研究向縱深發展;明確分工,加快BIM研究成果推廣應用;在示范工程建設過程中及時總結,實現BIM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示范應用。在協會智慧辦監督管理、指導專家組的指導下,嚴格項目計劃管控,確保示范工程期到必成,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“十四五”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。
智慧辦副主任李中浩、王飚,專家學術委副主任楊廣武、徐明杰,信息化專委會主任何霖、秘書長姚世峰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。鄭州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、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、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、國機工業互聯網研究院(河南)有限公司、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、河南輝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參建單位領導及代表參加了會議。